中國旅游地圖攬勝—天津薊州
通過中國旅游地圖來看中國的旅游景點,領略中國大好河山。
第二篇 天津
天津 ,中國歷史文化名稱,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依海河而建,景色優美。海河五大支流在此匯合入???,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京師門戶,畿輔重鎮。中西合璧、古今兼容。

薊州:原稱薊縣,2016年,撤銷薊縣,設立天津市薊州區,以原薊縣的行政區域為薊州區的行政區域。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處北京、天津、唐山、承德4市的中心。全縣總面積1470平方公里。薊州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繁多,著名的風景名勝盤山和獨樂寺就位于薊縣境內。薊州經濟繁榮,薊州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是糧油、蔬菜、果品、畜產、禽蛋、水產6大農業生產基地。薊縣工業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形成了建筑、建材、服裝、紡織、食品、自行車零件6大骨干行業。

薊州景點:盤山、黃崖關長城、上中元古界、九頂山、八仙山、九龍山、毛家峪、翠屏湖、獨樂寺、鼓樓、白塔、玉龍滑雪場、白龍洞。

一、盤山
位于中國天津市北部薊縣境內,距天津120公里,西臨北京僅90公里,素稱“京東第一山”。
盤山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如春筍破天而立,雄渾巍峨,峭拔壯麗。因秋夜山高月低,玉盤高懸峰顛,故名掛月峰。游人登峰遠眺,晨可觀東海日出,夜可望京城燈火。峰下有云罩寺,唐代道宗大師建,因地臨絕頂,云掩霧罩,敕賜今名。主峰前有紫蓋峰,形如傘蓋;后有自來峰,與掛月峰相連,峰頂建有八角重檐鐘亭,內懸巨鐘;東有九華峰,狀如蓮花;西有舞劍峰,峰頂一平如砥。盤山五峰攢簇,佛界譽為“東五臺山”,群巒競秀,景色如畫。
盤山雄偉險峻,峰巒疊嶂,云海松濤,水石清奇,幽深迷人,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歷代曾建有72座寺廟,13座寶塔和皇家園林--靜寄山莊。清代乾隆皇帝28次游覽盤山勝境,曾贊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盤山最為著名的是盤山石刻。姿態萬千,形態各異,氣勢壯觀,分布于盤山石刻星羅棋布,有的刊鑿于碩巖峭壁,有的題刻于巨石之上;有太余大字,也有方寸之書。
盤山的特色景觀是上盤松勝,萬千松樹,千姿百態,與懸崖奇石,清溪響澗相得益彰,構成了盤山絕妙的風景畫。盤山迎客松位于澗水之旁,八方橋畔,為盤山及到京、津地區著名的古樹名木之一。

二、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
為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形成于距今18~8億年間。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展布薊州城北,城區至黃崖關公路以東,始于縣境東北端的常州村,沿東北至西南方向層層疊復,直至臨近縣城的府君山,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平均寬約350米,總面積8.4平方公里。
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記錄著距今18.5億年至8億年間的地質演化史,貯存著反映當時的古地理、古生物、古氣候、古構造、古地磁等大量自然信息和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 被譽為“世之瑰寶”。
保護區設立了大紅峪地質科普園區。區內自然生態保存完好,植被豐實,物種齊全,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建有全面系統地反映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的地質陳列館——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陳列館,濃縮地再現了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的全貌。

三、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州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于公元556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筑特點是,臺墻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臺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于一身。這里有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一座當代長城碑林。
黃崖關長城游覽區的主要景點有:黃崖正關、太平寨與點將臺、寡婦樓、王帽頂山與八卦城、長城碑林、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黃崖關、黃崖關長城、黃崖關城、黃崖水關、黃崖關八仙洞、太平寨。

四、九山頂自然風景區
坐落在薊縣下營鎮境內,是人們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場所,是尋奇探幽的野趣樂園。
九山頂與黃崖關長城、八仙山、清東陵連成一片,是國家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最有代表性的山體,又是天津市地勢最高的風景區。黃崖關長城如巨龍一樣在崇山峻嶺間起伏。山溪谷地兩旁的山坡上,桃紅柳綠,山花爛熳,果實飄香,風姿綽約;座座磚房,間豎別致小樓,錯落有致。從常州村南望,大東山有神掌通天、彩鳳朝陽。魚頭山雙獅對舞,確是奇異、奇妙、奇絕的所在。她以山、水、林、洞為主體,以雄、奇、幽、秀為特色。人們在這里可以絕頂賞花、幽谷探險;可以觀泉賞瀑、金秋采摘。

五、八仙山
位于薊州城關東北35公里處,總面積1049.3公頃,絕大部分為天然次生林,森林覆蓋率90%以上。這里群峰高聳,林木茂密,山深路險,曾是清東陵風水禁地。9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9座之多。
傳說八仙過海行經此處,被這里的叢林深谷、玉障清溪的優美景色所吸引,變在山坡一巨石上飲酒休息,這塊方石被稱為“八仙桌子”,此山遂得名,后改為八仙山。
八仙山的古地質風貌也是全國有名的,有一處太古長壽石,年齡高達22-36億年,可是天津市乃至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巖石,具有很高的地質價值。
八仙山一帶的生態環境實為獨特,被稱為“森林野生動物園”。對于專家、研究學者來說,這里是自然博物館和天然實驗室。對都市人來說,是回歸自然,消夏避暑、療養度假、旅游觀光的絕好去處。

六、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坐落在薊縣城東穿芳峪境內,公園總面積2126公頃。轄九龍山、梨木臺山、黃花山三大景區。1995年批準為森林公園,1997年升為國家森林公園,目前是天津市面積最大唯一的山區國家森林公園。在公園東北部萬丈深谷中連綿聳立著九條山脊,恰似九龍聚首,故名九龍山。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由群山懷抱,呈全封閉空間。景區集古洞、幽林、奇峰、秀水為一體,以其優美的森林環境,奇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京東獨具特色的森林旅游區。
有古洞百座,有向上通天洞,向下無底洞,洞連洞,洞中洞,子母連環洞等。一般深度為20-50米,深百米以上洞有15個,最長的是深529米龍泉洞,最奇特的是九龍洞,洞壁上自然形成大中小九條石龍,凸出崖面1-3公分,形象逼真,活靈活現。最珍貴的是八億年前形成的石花洞,洞深46米,內有鐘乳石和石花,具有觀賞和開發價值。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山的山峰可以概括為險、峻、秀、奇。最突出的是峰巒景觀。主峰梨木臺山海拔997米,周圍80余座山峰連綿起伏,氣勢磅礴,蔚巍壯觀。九龍山的巖石更是別具風采,有的活靈活現,酷似各種動物,有的紋理清秀,恰似人工雕琢的巖畫,令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豐茂的植被造就了九龍山眾多噴泉、小溪,使她更顯靈氣。公園內有兩個大型水泉,左為龍泉,右為鳳眼,泉水夏秋季節,泉水、雨水合流,水量暴漲,嘩嘩水聲震撼山林,抬頭望去,泉水、瀑布與青翠山林相映成畫,景色絕美。

七、毛家峪長壽度假村
座落在天津市薊州城東16公里處的穿芳峪鄉。北拱皇家園林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鄰碧波萬傾的翠屏湖,東通清東陵,西達娘娘頂和黃崖關古長城。度假村山環水繞、奇石怪巖、風光秀美;周圍群山環抱,安寧清靜;擁有億年石、萬畝林、千畝果、百年樹、長壽人、仿古亭等奇特景觀;村內民風好、莊風正、班子強、人氣旺;現已開辟成華北地區目前唯一的一家以長壽為主題的長壽度假村。適應“崇尚健康,追求長壽”的社會愿望,滿足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需求。

八、翠屏湖
又名薊縣于橋水庫,始建于1958年,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于橋水庫位于天津薊縣城東,距縣城4公里,是引灤入津工程的重要部分、治理薊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翠屏湖水面寬闊,南北寬約8公里,東西長35公里。登翠屏山俯瞰,煙波浩淼,水天一色;蕩舟湖上,鷗浮上下,魚戲東西。翠屏南岸,葡萄壓枝,花果滿園;西岸大堤橫臥,綠樹緣堤,遠山如黛。翠屏湖盛產魚蝦,尤以金翅鯉魚聞名天下,據《薊縣志》載:“鯉魚產于薊運河者皆金鱗赭尾。”而今這種曾為皇帝貢品的“御膳鯉”巳成為普通游人的盤中珍品。水質優良的翠屏湖湖域內有120多種鳥類。每年4月初,水鳥多達2萬多只,其中有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大天鵝、白鸛、白琵鷺等八種珍禽。
藍天,碧水,湖光,山色,是翠屏湖景區的真實寫照。翠屏湖,如一面閃光的明鏡,鑲嵌在天津市薊縣城東的群山之間。登上湖邊山頂,俯看湖面,但見水天一色,漁帆點點,波光粼粼,鷗鳥翻飛,南北翠嶺遙相呼應,山影幢幢倒映成趣,清風吹來,好不愜意。

九、獨樂寺
又稱大佛寺,位于中國天津市薊州西大街,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始建于隋朝(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遼代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明萬歷、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維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設觀音閣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東行宮。獨樂寺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
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筑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圣宗統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認為遼代建筑的重要代表,兩座建筑內的數尊塑像也是與建筑同時的作品,但與建筑一樣都歷經后代的維修和改動。梁思成曾稱獨樂寺為“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實研究我國(中國)建筑蛻變之重要資料,罕有之寶物也?!彼聝绕渌ㄖ际敲鞔院笮藿ǎㄋ聝葨|部的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行宮。

十、薊州鼓樓
位于天津市薊州區文昌路,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筑風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該建筑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薊州區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薊州區鼓樓矗立在城中心高高的城臺上。東西面闊三間,南北進深兩間、四周十根粗大的紅漆明柱,周圍出斗拱回廊,青瓦九脊歇山式屋頂,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十一、薊州白塔
位于天津市薊州區西南隅,獨樂寺正南300米。塔身南面設門,內置佛龕;東、西、北三面設磚雕假門;四個側面凸雕碑形,上書佛教偈語。八個轉角處作重層小塔。塔身上出三層磚檐,檐角系銅鐸。檐上置塔座承覆缽形圓肚、十三天和銅剎。素有"金峰平掛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譽。
該塔通體白色,高30.6米,分塔基、塔座、塔身、覆缽體、相輪、塔剎六部分,建于遼代,將樓閣式、密檐式、覆缽式塔型極好的融合在一起,須彌座上八個面開有24個壺門,內雕24個樂伎人物,各持樂器,正在演奏一曲美妙的旋律,壺門兩側雕有48個侍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此塔體量高大,造型奇異,雕刻精美,是京津冀地區極少見到的古代藝術珍品。

十二、玉龍滑雪場
是天津首家大型滑雪場,坐落于天津薊州區城北7公里,津圍公路東側。處于眾多名勝、景區的簇擁之中。西連巍峨的盤山,東接八仙山、九龍山、清東陵,南依漁陽古城,北依黃崖關長城?;﹫隹傉嫉?3萬平方米,冬季高山銀嶺,林海雪原,碧空萬里;夏季樹木成蔭,植被翠綠,鳥語花香。人們在這里不但可以用滑雪來釋放激情,還可以在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的"綠色氧吧環境"中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無窮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