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墳好不好,主要看三樣,哪三樣?了解下
入冬后,大地靜默,霧氣繚繞。田野間裸露的墳頭星星點點,像是時間撒下的棋子。一眼望去,冬陽低垂,雜草枯黃,卻偏還遮掩不掉那些橫陳在泥土上的墳塋。不同行政村、不同姓氏,幾家熱鬧幾家冷清,從表面看其實很容易察覺出來。近些年鄉里村頭搞移風易俗,遷墳、平地之事不絕于耳,新墳漸少,舊墳零落??煽傆心切┍蛔屑毿拚膲災构铝⑻锱希茉饽?,似乎每一道風都帶著講述。人說,留得下墳冢的,后人得記掛才行,不然一場風雨,草生毀墳,再沒人問津。

可老百姓到底把祖墳看得重,不管是宗法家訓,還是身邊耳語,總繞不開那句頗有講頭的話——“陰宅定子孫”。你不服氣?村口那群老人湊在一起聊天,總有人指點自家墳塋,說著誰家日子順,誰家運道發。有道理還是沒道理?真說科學沒科學,不過咱們這些年沿著田埂走,多少能看出點門道。
這三樣東西,是多數人心底認的標準。也許你不迷信,但你不能否認,這成了風俗,成了信任。滿地墳頭,“哪三樣”成了冬日田野里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有興致的年輕人都會想,真有這么神?!

古人迷信土葬,講究要入土為安。說到底,大戶人家埋葬父輩,總想著風水好地方,各種儀式講究不少。風水先生來回踱步,撥弄著羅盤尋青龍白虎。豪門請動石匠修大墓,平頭百姓沒什么講究,只在自家地里埋下,草木一動一靜,總算有個念想。碑立不立、土高不高,有沒有花錢搞鋪排,最后看得還是后人這點心勁。真講到墳墓風水,有些人信的只是個心安罷了。
聽過這樣的說法沒?草是墳地最先冒頭的生命。冷不丁一個春天過去,先人墓上長滿了草,也許看著荒廢,也許雜亂無章??墒谴謇锢先讼矚g說“墳頭無草子孫稀”。哪來的講究?草根扎進泥里,如果土壤濕潤肥沃,草叢就旺,不見草的墳才讓人犯愁??赡阏f草越多越好?清明前還得拔草除雜,留太多反倒覺得亂,一茬又一茬,那才成了家族榮辱的“面子工程”。

還有,偶爾轉到墳地邊,總能見到麻雀、斑鳩,甚至偶有野雞落下。有人說這也是墳地的“吉兆”,叫“墳鳥”。野雞、戴勝這類鳥總在墳邊跳來跳去,身上的毛光澤亮,村里老人就愛將它們和傳說里鳳凰掛鉤,一唱一和地說“鳳凰不落無寶地”。不全是真的,可誰不愿意沾點彩頭呢?地里這片陰宅,鳥來鳥去,雖說不一定真旺后人,總讓人心舒坦一些。
有次夏末,聽到別人說,墳頭遇蛇,那可是好事。但不是每個人都不怕蛇。老人說蛇守墳像“神靈護法”,有些地方還給蛇取名叫“錢串子”??匆娚弑P墳繞,哪家都要燒些紙錢,嘴里嘟囔兩句。有人覺得晦氣,其實在鄉野,老話一直沒斷過。有人說“蛇來上朝”,預示子孫要發跡。到底靈不靈?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

說白了,墳塋對一個家族、一個村落來說,是精神領地,更是時間留痕。清明祭祖不是儀式一場,而是親情、孝道、倫理交織。田野孤墳,既是祖宗根基,也是后人敬畏。誰也不能保證那點泥土爬著蛇、落著鳥,就會讓誰升官發財。可人心就這么奇怪,你不迷信,別人迷信。
有人說,元代之后老百姓越發講究墳地風水,尤其到了明清,甚至有人專開“風水學?!?,傳授墳地之術。可清朝末年到解放初,官方一律嚴打迷信活動。風水之說變得禁忌,田野中的風水師偷偷摸摸。結果?說不準,有人破除迷信,但老人記憶深處,敬畏從未散去?,F在是不是都成了笑話?也不盡然,有人照信不誤,誰家風順,誰家鬧事,村里流言蜚語,總得和祖墳拉扯一句。

有數據說,近三年中國農村遷墳率達到12.3%,城鎮化擴張、耕地流轉讓不少墳地消失??捎行┤朔锤校X得“轉運搬墳”與命數有關,這當真嗎?也許統統沒根據,但還有許多老人堅持守住那一方土;相反,也有年輕人嗤之以鼻:你說風水,我只看現實??烧l也沒把話說死,不是嗎?
農事有節氣,祖墳有落腳的季節。祭掃是一回事,精神寄托則長期存在。新一代年輕人更看中實用,年年清明“打卡”,在上墳與否之間徘徊,熱鬧之后各自奔波??纱謇锏睦先诉€在念叨,“三樣齊全祖墳旺”,信也行,不信也罷,總還是這片土地上的牽掛。
其實對每個家族來說,墳墓還是不只是風水問題。有人靠它寄托未來,有人靠它記住過去,也有人把它當作麻煩事。誰家的老墳長滿草,是種安慰,也能成為冷笑話。一條蛇、一只鳥,也許什么都說明不了,但它的存在又讓忐忑和期待交織。誰都說不清,到底是真的“庇佑”,還是僅僅是人心里需要一個解釋?
重視祖墳,是人們的感情延續。到底能不能左右命運,說不說得明白,并不重要。一切都落在這土地上,熱鬧或者冷清,看看冬日的田野,誰家墳頭草色長,誰家老墳斑駁,誰家野鳥盤旋。三樣東西,倒成了農人心頭的尺度,也沒見誰非要爭出個究竟來。
事情到這,話也不用說太滿,冬季的田野和墳頭,每一處都有人心里的分量。不管講究還是不講究,都藏著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顧慮。風水傳承或冷落,詭譎也真實,換做你,是不是也會二心左右?信也罷,疑也好,日頭照著墳塋,村里人的故事還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