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瘋狂的韓式木屋搭建技術,完美利用榫卯結構,徹底顛覆傳...
眼前的韓式木屋離立在青山綠水之間,老李頭聘請了最優秀的木匠師傅。木匠師傅的一生都沉浸在木頭的香氣與紋理之中。每一次的設計都蘊含著它對韓式建筑藝術的深刻理解與熱愛。
這里是老李頭特意挑選的風水寶地,四周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遠處隱約可見的山巒。親自挑選了最上等的橡木和松木,并且經過了精心的干燥與加工,準備成為房屋的骨架。每一根承重柱都有它專有的位置擺放,有了大量現代工具設備的加持,工程的進展事半功倍。

在歷史上,東亞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中國作為榫卯技術的發源地,工匠的遷徙也是技術傳播的重要途徑。榫卯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穩固的木結構連接方式,具有廣泛的實用性。韓國地處東亞,其氣候地理條件與中國相似,使得榫卯技術在韓國的木屋建造中具有很好的適應性。

所有的木材都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仔細切割,提前制備出所需要的構件。然后在需要連接的構件上,按照設計要求加工出榫頭和相對應的榫眼。通過榫頭和榫眼的相互咬合,實現構件之間的連接與固定。這種連接方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風性能,能夠適應復雜的自然環境,中間無需使用金屬或膠粘劑,木屋能夠展現木材本身的質感和紋理。

榫卯結構在構件的設計和加工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能夠適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需求的的建筑設計。后期的拆裝相對來說也更加簡單,方便對結構進行修復和維護。這種可逆性的操作使得榫卯結構在運輸、組裝和替換維修方面更加便捷,避免了金屬連接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較好的耐久性能使用的時間越長就會越牢固,木屋通常可以住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榫卯結構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往往遵循一定的標準化和模塊化原則,都會按照統一的尺寸和規格進行加工,使得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匹配和連接。這種模塊化和標準化的生產方式,使木屋的搭建過程變得就像拼裝積木一樣高效簡單。

工匠們只需要根據設計圖紙和構件的編號,按照順序和步驟進行搭建。每個構件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所以搭建木屋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消耗在了原材料的制作和處理上。屋頂使用坡屋設計,有利于雨水的迅速排放,減少雨水在屋頂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滲漏的風險。
坡屋面的角度和形狀經過精心的計算,以確保雨水能夠順暢的沿斜面流下,遠離了木屋結構。還要鋪上一層厚厚的泥沙,泥沙層在屋頂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熱作用,減少夏季太陽輻射對室內的直接影響,降低室內的溫度。泥沙層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屋頂潮濕,減少霉菌和腐蝕的發生。相比于其他的重型材料,泥沙層相對較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屋頂的荷載。

最后再鋪上精致的瓦片,木匠和工人們連續加班60個日夜,這座美麗的韓式房屋終于快要竣工了,內部的精細裝修也絕對不容小覷。

我們下期會繼續分享它精美的內部軟裝。精致的木屋與周圍的環境和諧共生,仿佛是從大自然中生長出來的一部分,氣勢磅礴而又充滿了溫情。韓式建筑的精髓就在于這些看似簡單實則精妙的結構之中。
想看后續更多精彩視頻的老鐵,記得關注點上一波,我們會隨時更新韓式木屋的最新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