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已被拉入黑名單,原因有4點,花友們別再養了!
蘆薈已被拉入黑名單,原因有4點,花友們別再養了!
去年8元買的蘆薈,在今年綻放了花朵!但是,網友小張對此并不感到開心。原因是他的朋友告訴他,蘆薈已被列入了某些人的“黑名單”,理由有四個,并且多次勸說他不要繼續養殖。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蘆薈會受到如此的對待?
1. 生長速度過慢

蘆薈確實是典型的低維護植物,它的存活能力很強,但相較于其他植物來說,其生長速度極慢,可以比喻成牙膏擠到最后剩下的那點兒一樣艱難。正因為這樣,螺旋蘆薈、木立蘆薈、中華蘆薈等高顏值品種才顯得珍貴昂貴。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快速生長的愛好者,養殖蘆薈可能會讓你感到失望,因為它的生長周期可能比你預想的要長得多。只有當你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你才能見證蘆薈的成長,體驗到其獨特之美。
2. 葉子邊緣帶刺
在風水學中,帶刺的植物象征著“驅邪”,這種說法有好有壞。一部分人認為在家里養這類植物能帶來安寧與保護;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很危險,特別是在有小孩子和寵物的家庭。養殖蘆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是否要養蘆薈,這就需要全家人的共同意見,否則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紛爭。不過,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還是有辦法的,可以選擇沒有或少有刺的蘆薈品種,例如黃花蘆薈,其葉緣比較光滑,刺較少,相對更安全。
3.價格高昂

普通的蘆薈可能只需幾元至十幾元即可購得一盆,但它們的枝葉多雜亂無章,盡管具備空氣凈化和含有豐富蘆薈膠等實用功能,卻缺乏觀賞性。因此,如果你養殖蘆薈的目的是為了觀賞和應用,那么你可能需要購買一盆成熟的蘆薈,這意味著你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畢竟,一盆健康且美觀的蘆薈需要經過數年的生長和精心的照料才能達到理想狀態。
4.耐寒性較差
蘆薈偏好溫暖的生長環境。作為一種多汁植物,它的葉片儲存了豐富的水分,因此在冷天氣下容易遭受凍傷。尤其是在四季變化明顯的地區,溫度驟降時需及時采取措施保溫,以確保蘆薈安全越冬。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人們對于蘆薈既有喜愛之情,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顧慮。
蘆薈養護方法
你對這種植物感興趣嗎?想嘗試培養一盆蘆薈嗎?請接著往下看,如何盆栽蘆薈?
1. 確保適當的光照
蘆薈喜愛陽光但也能夠耐受部分陰涼。在室外溫度高于30℃的時候,建議將蘆薈移至半陰處避免強烈直射日光,其他時間應將其放置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以促進健康生長。
2. 控制環境溫度
蘆薈需要一個溫暖的環境,不耐寒冷。它的理想生長溫度范圍是20到30℃。保持這個溫度區間可以幫助它更好地生長和發育側芽。
3. 實施合理的澆水計劃
蘆薈能在干旱的土壤中儲存水分,使葉子更加飽滿和觀賞性強。推薦采用“寧可缺水、不可過濕”的原則。在春秋季節,保持土壤輕微濕潤;而在冬季則保持土壤較為干燥,并盡量避免土壤積水。根據植物的實際狀態來調整澆水頻率和方法。例如,如果葉子干癟,除了保持土壤微濕之外,還應噴水在葉子上補充水分。每天多次使用濕布擦拭葉片或噴灑細膩水霧,持續這樣做3到4天,葉子會恢復其多汁飽滿的狀態。

4. 定期更換盆土
雖然蘆薈的需求不苛刻,它更偏愛生長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建議大家每隔一到兩年更換一次土壤,并且定期使用土壤改良劑來調整土壤的pH值,確保土壤保持疏松和透氣性。
5. 勇于修剪
遇到枯萎或受到病蟲害的葉片和枝條,應立即修剪。及時的修剪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促進新芽生長,使植物更加茂密并提高觀賞價值。
6. 施加適量肥料
如果環境條件適合蘆薈的生長,那么適時施加肥料是有益的。每隔大約半個月施用一次稀釋的有機肥料可以促進蘆薈根、莖和葉的生長。經過3到4年的精心養護,蘆薈將能夠迎來它的花期。蘆薈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能夠散發出濃厚的生氣,具有滋補和養護身心的獨特功效。
看完點個“在看”吧!

原創木子養花報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