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布局:門樓靠左別靠右,堂屋靠前不靠后,到底有啥講究?
經常生活在農村的人,對農村的房屋布局很重視,農村的房屋布局結構有很多講究。
一般情況下,農村的民房都是隨山就勢而建 。如果仔細觀察,這種隨山就勢修建的房屋,也是有一定講究的 。

農民修建房屋時 ,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 。
坐北朝南,指的是房子的地理位置和方向 ,房屋的窗戶沖著南方 ,房屋的后墻壁在北方 。
這種建房布局很科學 ,窗戶向著南方 ,陽光能夠照射進來,讓屋里寬敞明亮 ,在寒冷的冬天,陽光照在屋里 。讓房間里暖洋洋的 ,房子的大墻在北面,能夠在寒冷的冬天抵擋凜列的寒風 。
農民建房的講究
農民建房是有講究的 ,除了依山而建以外 ,房子修建好以后,農民對大門的方向和堂屋的方向也很講究 。

很多人家喜歡在大門上修一個門樓 ,修門樓有講究 :門樓靠左別不靠右 。
除了門樓以外 ,農民對房屋的位置也很看重,一般情況下,堂屋的位置都是靠前的。
門樓的種類
過去農房的門樓有很多種類 ,有些村莊會在村口修建一個門樓 ,這樣的門樓比較壯觀 。
來過承德的人。都會看到承德那里有一個大門樓,遠遠就看到上面寫著“避暑山莊”四個大字 ,那是一座城的門樓 。
村子的門樓 ,是一個村子的臉面 ,所以在修建門樓的時候,人們特別講究 。從形式上來花分,有獨立式門樓 ,有牌坊式門樓,還有亭塔式門樓 ,各地地理位置不同,門樓也不盡相同 。

今天,我要講的主要是民居門樓 ,這種門樓在農村最為常見 。
小時候,我發(fā)現這樣一個特點 ,很多人家的門口都有一個門樓 ,那時候農民生活困難 ,門樓也很簡易 。只是用一些木頭在大門上支起來 ,上面放一些泥土壘起小墻 ,年久以后,泥土墻會長滿很多荒草 ,有風吹過來時,門樓上的草左右搖擺 。
“墻頭草,隨風倒 ”,這句話的由來和門樓有關 ,過去一些貧寒人家的門樓 ,都是泥土結構,所以上面會長很多荒草 。
門樓靠左別靠右
門樓的方向有講究 ,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 。門樓靠左別靠右 ,為什么要這樣講究呢 ?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過去農民的傳統(tǒng)建房風格 。
過去很多農民講究風水 ,古人用四項來確定陰宅和陽宅 。陰宅和陽宅不用我仔細說,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人們講究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
因為各地的地理位置千差萬別 ,這樣的講究也不盡相同 。 現在。很多鄉(xiāng)村已經沒有以上的講究 ,修房的時候,只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決定 。

話又說回來,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認為太陽升起的方向 , 有吉祥的寓意 。讓自己家的大門沖著東方,日子會越過越好 。
也有很多人家的大門在正南方,這種方向,也是根據自然現象而定的 ,南方比較向陽 ,陽光從門口照射進來 ,滿院生輝,人在院子里心情舒暢 。
一戶人家大門的方向。決定門樓的方向 ,在大門上蓋一個門樓 ,讓整個院子看起來更規(guī)矩,布局更美觀 。
從農房坐北朝南的布局方向來看 ,如果把大門開在左邊 ,這面也是西面 ,也就是西門 ,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 ,“一命歸西 ”,“日落西山 ”,都是人們不喜歡的詞匯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 ,自然不會有人把自己的家的大門開在左邊,這里的方向,主要由正房的方向決定,每一個村莊的地理位置不一樣。
以上只是人們的一種心理作用 ,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和憧憬 。
堂屋靠前不靠后
很多人對堂屋這一詞不太明白 ,堂屋,相當于現在的客廳 。
過去農村建房時 ,沒有客廳這一說法 ,把正屋習慣稱為堂屋 。
過去的堂屋 ,是一家里接待客人和做一些活動的地方 。
有些人家在祭祀的時候,要在堂屋里給祖宗燒香,有些人在堂屋里辦大事 。比如,誰家有紅白喜事,都喜歡在堂屋里舉辦 。

由此可見,過去農村的堂屋。是舉行重大禮儀的場所 。
對于這樣重要的房屋 ,自然要設置在前面 ,方便客人來去出行 。
當然。這種房屋布局,因地理位置不同,各地農村的格局也不盡相同 。

比如,在一些偏遠的山區(qū) ,比如湖南和四川的一些山區(qū),那里的住房根本沒有什么講,都是一些隨意搭在的閣樓和村房,很多四合院,就沒有以上那那些講究 。

現在已經是新農村啦 ,很多農村蓋起了樓房 ,有的農民甚至蓋起了別墅 ,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設計房屋和門樓 。

那些傳統(tǒng)的講究 ,已經顯得不太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