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立秋,女怕臘月”,立秋后要男人要“三不吃、四不做”
八月初的午后,空氣依然悶得像個大蒸籠,一絲風也沒有。2025年剛過一半,日歷翻到8月6號,山東浙江大叢林藥房連鎖店里,頭頂的老風扇“嘎吱嘎吱”轉著,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柜臺后面,頭發花白的王藥師——大伙兒都叫他王伯,正慢悠悠地整理著剛到的藥材,一股子草藥的清苦味兒在店里彌漫。

店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帶進來一股熱浪。進來的是隔壁裝修隊的工頭小李,他滿頭大汗,T恤后背濕了一大片,手里還攥著半瓶冰鎮礦泉水,一進門就嚷嚷:“王伯,快給拿盒藿香正氣水,這鬼天真要命,剛搬幾塊磚就頭暈眼花!”

王伯抬眼看了看他,沒急著拿藥,反而放下手里的黃芪,慢條斯理地問:“小李啊,光知道天熱難受,知道明天啥日子不?”
小李一愣,抹了把汗:“啥日子?不就是個普通星期四嘛!”
“明天是立秋!”王伯拿起柜臺上的老黃歷,指著上面清晰的“立秋”二字,“老話兒講‘男怕立秋,女怕臘月’,這節氣,對你們這些出大力、流大汗的爺們兒來說,可是道不大不小的坎兒!”
小李一聽樂了,擰開瓶蓋“咕咚”灌了一大口冰水:“立秋?王伯您別逗了!您瞅瞅外面,太陽毒得能煎雞蛋!樹葉子都曬蔫吧了,哪有一點秋天的影子?我看啊,跟三伏天沒兩樣!”他放下水瓶,冰水珠順著瓶身往下淌。
“糊涂!”王伯搖搖頭,蒲扇在柜臺上輕輕一拍,“你這想法,就跟那‘立秋等于涼爽’一樣,是掉進坑里了!瞅瞅這太陽,是毒;感覺這熱浪,是蒸人。可你再品品?”他示意小李靜心感受,“早上出門那會兒,晚上收工回家路上,那風刮在汗濕的脊梁骨上,是不是像有小針尖輕輕扎,涼颼颼的?這就叫‘立秋不涼,熱到中秋’!名兒掛上了秋,可‘秋老虎’的威風還在后頭呢!這冷熱像唱雙簧,白天晚上輪番上陣,身體里那點精氣神兒,一個不留神就被它們合伙掏空了。老祖宗在《黃帝內經》里咋說的?‘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意思就是得順著節氣來,跟老天爺擰著干,吃虧的準是自己!你想想,是不是每年剛立秋那陣子,工地上感冒發燒、拉肚子鬧腸胃的兄弟特別多?這可不是巧合!”
小李聽著,下意識摸了摸自己汗濕的后背,早上騎電動車來工地時,那涼風確實讓他打了個激靈。他撓撓頭:“聽您這么一說,好像……是有點道理?那王伯,這立秋關口,咱大老爺們兒該咋整?總不能窩家里不出門吧?”
“整?就得‘整’明白幾件事!”王伯伸出三根手指頭,又變成四個,“記住嘍,核心就倆詞兒:‘**四事要躲,三瓜得忌**’!這可是多少輩人傳下來的護身符!”
他掰著手指頭,像數著寶貝:“先說這‘**四事要躲**’:**頭一件,躲開那光膀子的癮!**”王伯指著小李濕透的T恤,“別圖一時痛快!這早晚的涼風,看著像小媳婦兒溫柔,吹進汗毛孔里就是賊風,專偷你的陽氣!去年這時候,前街那個壯得像頭牛的小張,不也是光著膀子干活,結果肩膀疼得連錘子都掄不起來,在我這貼了半個月膏藥才好利索,耽誤多少活兒?工錢都少掙了!”
“**第二件,躲開那冰疙瘩水!**”王伯點了點小李那瓶還在“流淚”的礦泉水,“我知道,灌下去是透心涼,爽!可那玩意兒進了肚子,就是一把把小冰錐子,專扎你的脾胃!立秋了,身體里的氣兒正從夏天的浮躁往回收,脾胃也嬌貴著呢。你這么猛灌冰水,傷了脾胃的根兒,以后吃飯不香,肚子還總跟你鬧別扭,跑肚拉稀少不了!要喝,就喝溫的、常溫的,細水長流,那才是養人的甘露。**第三件,躲開那早晚不加衣的‘硬漢’做派!**‘寧可熱著捂著,不能冷著晾著’!別學那些愣頭青,仗著年輕火力壯,早上涼颼颼出門還穿個背心,晚上收工涼風一吹還硬挺著耍帥。備件薄外套,感覺涼了就披上,比吃啥藥都頂用。**第四件,躲開那熬夜拼酒、貪戀路邊攤的夜生活!**”王伯語氣加重,“我知道你們應酬多,活兒也趕。可立秋后,路邊那些小吃,天熱容易餿,不干不凈。幾杯酒下肚,熱血上頭,再被野蚊子圍攻一番,夜里回家再被涼風偷襲,嘿,第二天保管頭重腳輕,渾身骨頭縫都疼!像那霜打的茄子——蔫了!工作是重要,可身子骨是革命的本錢吶!少點不必要的應酬,早點歇著,養足精神才是正理。”

小李聽得連連點頭,把那半瓶冰水悄悄推遠了點:“記下了記下了!王伯,那‘三瓜得忌’又是啥講究?西瓜總該能吃吧?解暑啊!”
王伯擺擺手:“西瓜?立秋后它就是‘過氣美人’啦!”他指著門外水果攤上紅彤彤的西瓜,“它是好東西,大暑天吃它賽過活神仙。可它性子太寒涼!立秋后,咱們的脾胃像那剛準備收心過日子的漢子,正要把夏天耗散的勁兒一點點攢回來。這時候再吃它,就好比往那剛點著、還沒燒旺的小火苗上潑一大盆冷水,‘噗嗤’一下,那點剛聚起來的熱乎氣兒全滅了!肚子能不跟你鬧革命嗎?此乃‘三瓜’之首忌!”
“那苦瓜呢?我媳婦兒可愛炒這個,說下火。”小李追問。
“苦瓜?”王伯搖搖頭,“它也快靠邊站嘍!這東西性寒,還敗胃氣。立秋后,已經不是它的天下了。吃了它,容易讓脾胃更虛寒,特別是你這種干活出力、飲食有時不規律的,更要小心。后巷老劉頭,就好這口,立秋后連著吃幾天,結果胃疼得在床上打滾,臉都綠了,吃啥吐啥,遭老罪了!”
“還有一個是啥瓜?”小李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
“葫蘆瓜,也叫匏瓜!”王伯神色認真了些,“老話兒講‘秋后匏,毒過蛇’。不是說它真有毒,是過了季,容易長不好,或者沾染些不好的東西,口感差,吃了也容易讓肚子‘翻江倒海’。所以啊,立秋后,這瓜也光榮‘退休’了,就別惦記啦!”
小李恍然大悟:“原來這‘三瓜’是西瓜、苦瓜、葫蘆瓜!明白了!那王伯,這不讓吃那不讓喝的,立秋后咱該吃點啥補補?總不能干看著吧?”
王伯臉上露出笑意:“補?得溫補,得順應天時!南瓜、山藥、嫩藕、胡蘿卜、芹菜,這些都是立秋時節的寶貝,性子溫和,不燥不寒,專門養你的脾胃,給身體添柴加火,就像給拉車的壯馬喂足了精飼料!水果呢,梨子生津潤燥,蘋果平和養人,葡萄正當季,都是好選擇。想吃點肉,雞肉、魚肉性平,可以來點。至于那狗肉羊肉,燥熱得很,現在吃就像火上澆油,還是先放放吧。”
正說著,一陣涼風從門口卷進來,帶著明顯的秋意,小李下意識縮了縮脖子,打了個噴嚏。王伯看在眼里,語重心長地說:“小子,知道為啥老話說‘男怕立秋’了吧?秋收冬藏,多少事兒等著你們這些頂梁柱去扛?家里家外,重擔在肩。這節氣轉換的關口,身體要是沒護住,像那根繃得太緊的弦,‘啪’一下斷了,趴了窩,家里那‘半邊天’不就塌了?就像那急著趕路的馬車,眼瞅著要到地頭了,車軸子突然折了,多窩囊!你們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是鐵打的,可這老天爺變臉的‘軟刀子’,專挑那大大咧咧、不知防備的下手!順天時,惜人力,護住身體里那點安身立命的元氣,才是長久之計,是真正的擔當!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夕陽的金輝透過玻璃門斜斜地照進來,店里的草藥香似乎更濃了些。小李看著王伯慈祥又嚴肅的臉,又看看那瓶被冷落的冰水和門外誘人的西瓜攤,心里那點對“立秋無所謂”的輕慢勁兒,像被這晚風吹散了。他默默拿起旁邊自己帶來的薄外套,利索地穿在身上,還拉上了拉鏈,對王伯咧嘴一笑:“王伯,謝了!明天立秋,西瓜不碰了,冰水戒了!早晚加衣,準點睡覺!您那藿香正氣水……還是給我拿兩盒備著,工地上兄弟們用得著!”

王伯看著小李裹得嚴嚴實實的模樣,布滿皺紋的眼角笑開了花,像秋日里綻放的菊花。他熟練地包好藥遞過去,輕輕拍了拍柜臺:“好小子!這就對了!記住嘍,照顧好自己這副‘架子’,才能穩穩當當地扛起生活這副沉甸甸的擔子。這節氣里的老話兒啊,不是枷鎖,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護心鏡’,保你一年到頭,身板硬朗,精神頭足!”
小李揣好藥,推開店門,那陣晚風迎面撲來,帶著絲絲涼意,但他裹緊了外套,只覺得心里踏實又暖和。他邁開步子,走向那片依然被暑氣籠罩卻已悄然孕育秋意的工地,腳步似乎比來時更穩,更有力了。生活這場硬仗,懂得在季節流轉的縫隙里,先把自己安頓好的人,才算握緊了真正的力量之源。這份力量,不在一時的勇猛,而在持久的堅韌與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