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骨葬,你知道多少?
二次撿骨葬也稱“拾骨葬”、“金罌葬”、洗骨葬”,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葬法。
廣東、廣西壯族、瑤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一帶,都有二次撿骨葬習俗。
今天來說一下我們家鄉特有的喪葬習俗“撿骨葬”,我們老家這邊老人去世多年后會進行二次安葬。在老人去世后,要提前選好一塊風水寶地和出殯日子下葬,我們這邊是做完法事,第二天一大早直接抬去第一次的墓地安葬,而且這個時候也不立碑,只要做好記號,知道是誰家的就可以了。
一般埋個3-5年尸體就會完全腐化了,我們這邊的習俗是男性要八年,女性六年到了時間后就會挑個日子“撿金”,會請專門“撿金”的師傅。先將遺骨擦拭干凈,由下而上,依趾、足、腿、股、脊、胸、手、頭的順序裝入名為「金罌」(家里話叫金壇)的陶罐中,蓋上圓蓋,再修永久性葬。埋葬在風水好的地方。
網圖侵刪
去年清明,接到家里通知需要回去給奶奶“撿金”。當天凌晨四點,我們幾個兄弟就拿著鋤頭和鐵鍬背上提前買好的“金壇”(家里話的叫法)去墓地,準備起棺。這個事情只能越早越好,不能見光。起棺的時候,需要在頭的方向打傘,由于我是家里年紀最小的所以打傘的任務由我來完成。
我們還請了一個專門干“撿金”的師傅,請他幫忙把奶奶的骸骨撿起來,花了500塊錢,每年清明節前后是他最忙的時候,因為一個村就他一個是干這行的,碰巧那天人特別多,他一天早上賺了1000塊,把他樂的見牙不見眼。但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事。
如果看到骨頭是黃色的,他們就會說這個地方好,老人有福氣,如果骨頭發黑就是地方不好,老人也沒福氣,一般撿好之后會把這個壇子放在山洞或者是一些山崖下面,是不會立馬安葬的,還要請風水先生重新算日子,再選一塊風水寶地安葬。如果原先的墓的風水可以話,也可以安葬在原來的地方。
第二次安葬就會立碑了,但是現在地方不好找了,很多地方政府不允許亂葬了。要不只能葬自家的耕地里,所以很多時候只能先把裝有骸骨的壇子寄放在山崖下面,以前小時候去外婆家,經過他們村的一座山,看見山崖下一排都是這些壇子,我小叔叔比我大一歲,他外婆和我外婆一個村的,那時屁大點小孩不懂事,他大聲跟他爸爸也就是我叔公說:爸爸那里好多酸菜壇子啊!現在回想起來還想笑,真是童言無忌。

二次葬是否算是大逆不道呢?我本人是這樣理解的,把先人的骨骸撿出來經過擦拭,洗骨重藏,就像人脫胎換骨,拋去以前不好的、和污穢的東西重生一樣。就像人換了身新衣服,買了新房子搬了新家一樣。
最后,問問大家,你們家鄉是否也有這種習俗?歡迎大家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