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泵魈煤妥訉O有什么關系?
《木蘭辭》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坐明堂”。天子,一朝天子,也就是皇帝。明堂,是怎樣的一個地方?一國之君坐在這里,是古代皇帝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會諸侯,發布命令,祭天,祭祖的重要地方。古人認為,明堂是上通天象,下統萬物。所以古人?。“衙魈靡曌錾袷ザf嚴的地方。俗語里有那么一句“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那這里的明堂又作何解釋?普通百姓家,不可能像皇帝那樣,建如此高大尚的場所??伤渍Z,明顯出自于民間,應該更貼近百姓才對。那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么?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

這里的明堂,雖然也是明堂,但和皇帝的明堂卻天壤之別。這里的明堂,指的是普通百姓家的院子。就如魯迅《書信集.致母親》里有一句話“因為搬了房子,常在明堂做游戲?!边@里的明堂就是一種方言,說的是院子。而今天我們的這句俗語里的明堂,指的就是院子。也就是正對房屋大門的庭院。
古代百姓家,沒有專門會客,祭祖祭天的地方,所以他們會選擇,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地方。古代百姓家,就那么兩間破房子,沒合適的地方。只能把這些重要活動選擇在正對房屋大門的庭院。

明堂弄清楚了,接下來說播米。老一輩的農民都知道,在很早以前,農民種地,沒有現代化的農具。如果要耕種莊稼,只能純手工。撒種子也是一樣。就是開好溝以后,就用手開始撒種子。純手工撒種子,那肯定是撒不均勻??!有的地方稠,有的地方稀。完全沒有規矩可言,有種亂糟糟的感覺。大家也知道,種子都是比較昂貴的,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農民手里錢緊,能省點兒就省點,為了不浪費種子,導致撒的過密,一般會往種子里摻一些經過處理過的稻谷,豆子啥的,這些稻谷和豆子,是不會發芽的。這樣種出來的莊稼,通風性好,不會因太過稠密而造成減產的情況。由于這種播種方式,出苗那是參差不齊,東一片稠,西一片稀。那是嚴重影響觀瞻。
古人對于明堂看的比臉面還重要,如果像種莊稼那樣,亂糟糟的一片。那就證明這個家庭過日子沒有計劃,沒有目標,生活不講究。在這樣不思上進的家庭生活,日子恐怕也不會越過越好,只能越來越窮。所以古人才有“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钡恼f法。
其實,古人是在告訴后人,做事要有格局,要條理清楚。就像古代皇帝的明堂一樣,是莊重嚴肅的地方。要安排的井井有條。不可雜亂無章。那樣會影響一家的氣運。長此以往,這個家庭會逐漸衰落,最終會一貧如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