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清明上墳三大忌,若是觸犯要人命,啥意思?有道理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正月十五的假期過去之后,人們也一直盼望著下一個小長假——清明節。可人們在興奮之余,這也是上墳祭祖的肅穆節日。許多外出打工的人也紛紛踏上回家的旅途,為自己的祖先送去祭品,以表達自己對逝者的那份思念之情。

如此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之前,在農村中也有許多關于清明節上墳的禁忌,老百姓為此還流傳有一些俗語。比如“清明上墳三大忌,若是觸犯要人命”,到底是哪三大忌忌?放在今天還有沒有道理呢?
勿走親訪友
清明小長假開始后,很多人想著回家了,就順便看看自己的親戚朋友,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為在這一天人們進行了上墳這項活動,身上都帶有很大的陰氣,這對主家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容易惹晦,從而影響到來年的運氣。

當然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并不是說親戚朋友就不能相見,如果有需求,雙方可以約在外面的餐廳進行。從風水角度來講,因為飯店的人數眾多,比較熱鬧,陰氣自然也會消失不見。很多朋友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這一點也要格外注意。

忌不敬之事
清明節祭祖是一件莊重的事情,在緬懷的同時也對他們表示自己的孝心。現在有很多大人在上墳時,都會帶著自家的孩子。如果聽話,那是好事,祖先看到后當然也十分高興。有的孩子比較調皮,在墳前大聲喧嘩、打鬧嬉戲,這是對前輩們不敬的表現。

除了這點之外,人們在上墳時難免會為祖先墳頭上添土。在新土放上去之后,許多人習慣用鐵鍬拍打墳頭,這是對祖先的不敬,同時鏟土時要從左右兩邊鏟。如果從前面鏟,就意味著毀掉自己的前程,從后面鏟,就意味著斷掉子孫們的后代。
忌二次紙錢
這塊并不是指把錢燒兩次,而是不要在一個墳上兩次。生活中有的家庭會因為一些瑣事吵得不可開交,從而影響到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甚至見了面都不會打招呼。在這個特別的時期,諸位還是要商量一個準確的時間,一起來上墳,畢竟誰也不想招惹一些不吉利的因素。

因為在離去的老人眼里,他們希望后代兒女團結一致,相處融洽。子女們一起來上墳,逝去的長輩在九泉之下也會很開心的。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導致后代祭祖回來的時間難以統一,這個時候就需要商量好,誰上過了其他人就不要再去了。
品史君說
其實對于這些傳統文化,品史君認為每個人都應當參與到其中。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都需要傳承,需這要我們仔細地去做一個鑒別。那些對社會發展有積極意義的,我們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去繼承;對社會發展充滿負面影響的,自然也需要摒棄,你認為呢?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