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總遇糟心事?原來心態才是最好的"風水"

前陣子幫閨蜜收拾搬家的東西,她邊哭邊說:"我這半年太倒霉了,丟了工作、跟男友分手,連出門買個菜都能被雨淋。"可我記得她去年還意氣風發,換了新工作、談了戀愛,短短一年咋差這么多?后來聊深了才發現,不是運氣變差了,是她心態崩了——丟工作后總覺得"自己啥都不行",越想越慌,面試時頻頻出錯;跟男友吵架時總鉆牛角尖,最后把感情作沒了。
一、事件概述:那些"心態崩了,事也亂了"的真事兒
不光我閨蜜,身邊好多人都有過"心態決定事兒走向"的經歷。
我表哥開了家小餐館,去年夏天因為疫情,生意差到每天只賺幾百塊。一開始他沒慌,每天研究新菜品、搞線上外賣,慢慢把生意拉了回來。可后來隔壁又開了家新餐館,他一下就急了,總覺得"顧客都被搶完了",開始隨便對付食材,服務也敷衍,結果老顧客越來越少,不到三個月就把店關了。表哥后來跟我說:"其實當時要是穩住心態,好好做,也不至于倒閉,是我自己先亂了陣腳。"
還有我同事小李,去年競爭部門主管的位置。一開始他準備得很充分,每天下班研究業務、寫方案,大家都覺得他穩了。可臨近考核時,他聽說另一個同事也在爭,突然就慌了,總擔心"自己比不過別人",晚上失眠、白天走神,最后考核時連準備好的方案都沒講清楚,錯失了機會。
最讓我印象深的是樓下的張阿姨,她老伴前年生病住院,花光了家里大半積蓄。有人勸她"這么大年紀了,別折騰了",可她沒愁眉苦臉,每天早上先去醫院照顧老伴,下午回來擺個小攤賣手工鞋墊,慢慢攢醫藥費。現在老伴康復了,她的小攤也有了不少老顧客,她說:"當時要是天天哭,不僅救不了老伴,家也垮了,不如笑著往前過。"
這些事兒放一塊兒就會發現:同樣是遇到糟心事,心態不一樣,結果天差地別。心態順的人,再難的事也能慢慢熬過去;心態崩的人,好好的事也能搞砸。
二、內容主體:心態為啥能決定"事兒順不順"?有科學有案例
先搞懂:心態影響事兒,不是玄學,是有科學依據的
別覺得"心態好,事就順"是瞎扯,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心理學上有個"自我實現預言",說的是你相信什么,最后就會變成什么。比如你覺得"這次面試肯定過不了",面試時就會緊張、說話結巴,最后真的沒過;但如果你覺得"我準備得很充分,肯定能過",面試時就會自信、表達流暢,通過率自然高。
我專門查過神經科學的資料,人在心態好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這些"快樂激素",讓思維更清晰、反應更快,做事效率也高;可心態差的時候,大腦會分泌皮質醇,也就是"壓力激素",讓人變得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出錯。
就像我之前寫方案,要是心態好,思路特別順,半天就能寫完;可要是心態崩了,總覺得"寫得不好會被罵",坐在電腦前兩小時,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后來我發現,不是我能力不行,是心態影響了我的狀態。
歷史里的人:靠好心態熬過低谷的例子,比你想的多
別覺得只有普通人會受心態影響,歷史上好多厲害的人,都是靠好心態扛過了難關。
就說曾國藩吧,他這輩子打了不少敗仗,最慘的時候被太平軍追著跑,還跳河自殺過兩次。換別人早放棄了,可他沒被打垮,每次戰敗后都寫日記反思"這次錯在哪兒",還跟手下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沒輸光,就還有機會"。后來他調整戰術,慢慢扭轉戰局,最后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在日記里寫過"未來不迎,當下不雜,過往不戀",意思就是別糾結過去、別焦慮未來,好好過好現在。現在想想,這就是最好的心態——不管遇到啥事兒,都能穩住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
再說說現代的例子,企業家任正非在華為剛起步時,遇到過資金鏈斷裂、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危機,甚至有人說"華為撐不過半年"。可任正非沒慌,他跟員工說:"危機也是機會,我們正好可以趁這個時候搞研發,做出比別人好的產品。"后來華為真的靠技術突破打開了市場,成了全球知名的企業。任正非說過:"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這話里藏的,就是好心態的力量。
身邊人的逆襲:好心態不是天生的,能學也能練
可能有人會說:"我天生就容易焦慮,咋能有好心態?"其實好心態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慢慢練出來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我朋友小敏以前是出了名的"怨婦",買東西沒搶到優惠會抱怨,上班堵車會發脾氣,連天氣不好都能讓她郁悶半天。后來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開始練"心態調整法":每次要抱怨的時候,先深呼吸30秒,問自己"這事兒值得我生氣嗎?";遇到糟心事的時候,先想"有沒有解決辦法",而不是先琢磨"為啥倒霉的是我"。
慢慢的,小敏變了——上次她網購的衣服不合身,換了兩次都沒換成,換以前早炸毛了,可這次她笑著說:"算了,就當給賣家做貢獻了,我再買一件就行。"現在她不僅自己過得開心,身邊的人也愿意跟她相處,連工作都順利了不少,去年還升了職。
小敏跟我說:"好心態就像學騎車,一開始會摔,但練多了就穩了。"其實她的方法很簡單,總結下來就三點,普通人都能學:
第一,別把"小事放大"。比如上班遲到被領導說兩句,別覺得"領導討厭我,要開除我",其實領導只是提醒你下次注意;
第二,多想"能做的",少想"辦不到的"。比如丟了工作,別總琢磨"我找不到好工作了",而是想"我有啥技能,能找什么樣的工作",然后趕緊投簡歷;
第三,學會"轉移注意力"。比如跟家人吵架了,別鉆牛角尖,出去散散步、聽聽歌,等情緒平復了再溝通,往往能解決問題。
三、總結:心順了,不是事兒變好了,是你變強了
聊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我遇到的事太糟了,再好的心態也沒用。"我承認,有些事確實很難,比如親人離世、重大疾病,這些不是靠"心態好"就能解決的。但好心態能幫你扛過最難的階段,讓你不至于被擊垮。
就像張阿姨說的:"心態好不是不難過,是難過之后還能站起來。"她老伴住院時,她也偷偷哭過,但哭完還是會去買新鮮的菜,給老伴做愛吃的飯,因為她知道,只有自己穩住了,家才能穩住。
其實"心順了,事就順了",不是說心態能改變運氣,而是好心態能讓你更清醒、更有力量,把能做的事做好,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掉。就像曾國藩,不是他運氣好,是他在戰敗后不放棄,慢慢找到了解決辦法;就像小敏,不是她運氣變好了,是她心態調整后,做事更順利了。
最后想跟大家說句掏心窩子的話:生活里總有糟心事,就像天總會下雨一樣。你不能控制天氣,但能控制自己帶不帶傘;你不能控制遇到啥事兒,但能控制自己用啥心態面對。別總盼著"事兒順",先讓自己"心順"——心順了,你會發現,原來好多事兒沒那么糟,原來自己比想象中更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