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樓層別瞎跟風向!這6層住著是真方便,不是瞎說的
買房選樓層別瞎跟風向!這6層住著是真方便,不是瞎說的
好多人買房選樓層,要么盯著“黃金樓層”搶破頭,要么聽人說“某層風水不好”就繞道,其實哪層實用,得看生活里的方便程度。今天嘮嘮6類住著特別順手的樓層,不是迷信,是實打實的經驗。
1. 帶院子或架空層的1樓
要是1樓帶個十幾平米的小院子,那可太香了!大爺大媽能種點蔥蒜、養幾盆花,年輕人周末支個小桌子喝茶曬太陽,家里自行車、滑板車也有地方放。就算沒院子,小區1樓是架空層也不錯,下雨天能在架空層遛彎、停電動車,還能擋點潮氣,比純封閉的1樓舒服多了。
2. 樓梯房的3-4樓
沒電梯的老小區或洋房,3、4樓就是“黃金層”。爬樓不算累,老人小孩慢慢走也能上去;不像1、2樓容易潮,也不會像高樓層夏天曬得慌;采光通風也說得過去,住久了能感覺到,這兩層日常最順手。
3. 有“腰線平臺”的中間層
現在不少樓盤中間樓層有“腰線”設計(外立面上凸出來一小截),要是腰線層帶個外伸小平臺,那簡直是意外之喜!能在平臺上擺個花架、放把躺椅,甚至晾點不怕曬的東西,相當于白得個小露臺。當然得注意,別選那種腰線把窗戶擋一半、影響采光的,得挑設計合理的。
4. 次頂層(比如總高18層,選17層)
次頂層比頂樓強在哪?采光、視野和頂樓差不多,能看到遠處的景,白天家里亮堂;但又不用擔頂樓“漏水、夏天像蒸籠”的毛病。關鍵是,次頂層價格通常比最熱門的中間層(比如10層左右)便宜些,性價比偷偷高了不少。
5. 電梯房的2-3樓
電梯房里,2、3樓常被人嫌棄,覺得“矮了沒面子”,但實際住起來很方便:電梯偶爾壞了,爬個兩層樓輕輕松松;物業費里包含電梯費,低樓層用電梯少,其實更劃算;家里有老人,下樓買個菜,走樓梯也不費勁,反而比高樓層更靈活。
6. 復式/loft結構的樓層
不管是第幾層,只要房子是復式或loft(層高夠,能隔成兩層),住著都舒服。一層做飯、待客,二層睡覺、辦公,空間利用率直接拉滿,年輕人住起來特別有氛圍感,收納空間也多,小房子也能住出大感覺。
選樓層哪有什么絕對的好壞,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的才最實用。你買房時選了哪層?覺得哪層住著最方便?評論區聊聊~




